同是被《舌尖》捧红的重庆小面和四川串串香,结局竟如此悬殊?

      日前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终于在网友争议吐槽中收官。前导演陈晓卿力挺表示,能在短短的10个月里达到这样的高度和质量,已经实属不易。

      而小哇姐认为,抛开争议看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它已然成了中国餐饮行业的风向标。舌尖3的剧组带着观众走进了中国大江南北的角角落落,将美食背后的故事,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与传承带到了电视机前,激发了中国人暗藏心中对地道美食的欲望。

      话说自第一季播出以来,通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播出而走红的餐饮品类不在少数,兰州牛肉拉面、潮汕牛肉火锅、重庆小面……这些品类的全国关注度一时间快速飙升,一时间的网红。

      数据说话,舌尖里的重庆小面给加盟者的启示:

      2014年被舌尖II捧红的重庆小面,从百度指数数据可以看出关于“重庆小面”四个字的搜索量和关注度在14年后逐步上升,到15年达到巅峰,但16年开始大幅度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。

      而“重庆小面加盟”的百度指数数据,直到16年才有大幅度的增长,并且一直波动到了17年。

      为什么在重庆小面最受关注的时候,却没有人关注加盟?

      小哇姐采访了多家曾经开过重庆小面店的老板,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现象:

      舌尖热播后,投资敏感度高的创业者或餐饮人已经悄然加盟。那会儿,肉多狼少,好吃嘴们的消费热情高涨且竞争小,这批嗅觉敏锐的餐饮人自然赚得盆满钵满。随着大批市场后进者的加入,重庆小面品类消费由于高速激增,导致许多加盟门店的经营管理跟不上,造成消费者体验差,兴趣骤减。重庆小面的开店门槛低,可复制性强,不少加盟了品牌的门店,在吸引了一定量的客流之后就开始自创味道,从而导致小面的味道变得不地道,就此又流失了大量的消费者。

      经小哇姐在餐饮行业的摸爬滚打发现,重庆小面的衰落并不是偶然现象。餐饮门店生存2-3年就是个坎儿。

      下一个风口,如何打破加盟魔咒,保护门店持续盈利?

      到了舌尖3的第二集,导演团队花了大篇幅呈现了四川串串香背后的制作和故事,光是画面中出现的底料、蘸水、食材就引得外地网友们大呼“你们四川人真幸福”。

      也许你会问,麻辣烫、钵钵鸡和串串香有啥区别?哇姐说,对于咱四川老百姓,我们记忆深处的场景就是那一根根串起的肉菜,放进火爆爆的油锅中的美味场景。管它呢,我们都统称之为“串串”。

打破魔咒四大秘籍:

      选对品类。串串香的本质是火锅的另一种表达形式,味道中保留着火锅的基因,呈现方式上又得以创新升级。自然吸引了许多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,并转换了火锅的消费群体。看对门槛。正如格力董小姐常说的:掌握核心科技。串串香脱胎于火锅品类,最核心的自然是它的底料。而串串香底料的研发过程非常繁杂,一家口碑品牌,靠的就是这个味儿。非重庆小面的制作过程,普通家庭主妇都能快速自主研发。选对口味。如果你一天没有吃上N顿串串香,小哇姐敢保证你不会知道哪个味道才是最地道最满足8090后们挑剔的味蕾。不过,地道的成都串串香口味,也是可以有办法溯源的。找对平台。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。

首页|精选项目|平台保障|关注公众号
川B2-20140053 蜀ICP备12015280-3号
创业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
好哇旺旺APP
餐饮团队高效沟通工具
加载中...
好哇帮微信公众号
ID:haowa_fw
长按二维码识别

开店专家正忙

提交(等待回电)